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千克认识教学反思20篇【完整版】

时间:2023-07-25 11: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第1篇“千克与克”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千克与克单位,但对于学生来说,在脑子里并没有形成1千克和1克的概念。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联系生活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克认识教学反思20篇,供大家参考。

千克认识教学反思20篇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1篇

“千克与克”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千克与克单位,但对于学生来说,在脑子里并没有形成1千克和1克的概念。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联系生活实际,无论是课前情境导入,还是课堂中的实践操作,课后的练习设计,都以生活实际为基础。

一、从课前实践调查入手,初步认识千克与克。

在课前,我就布置了要求学生到超市商场调查有关物品的质量。因此,在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直接进行汇报:一袋牙膏是30克,一袋面包是7 5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一袋牛肉干是50克,一袋盐是500克,一瓶牛奶的重量是250克、一包方便面的重量是100克……学生的回答有声有色,说明大家在课前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克与千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在动手操作中,形成质量概念。

在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称、掂、找、说”四个层次,认知克是用来称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单位。通过用手掂一掂二分硬币以及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来加深对克的感受,明确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组内反复掂一掂、拎一拎一瓶矿泉水和两瓶矿泉水,让自己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通过说生活中用千克来做单位的物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

三、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千克与克。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差不多都形成了千克与克的重量概念。

反思千克与克教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在小组活动时,课堂秩序有些混乱,教师应及时调控课堂。

2、教具准备不足。

3、学生对“比1千克多的物体”体验还不够,应多举例,多让学生体验,比如可以通过抱抱自己的同桌等活动强化感知。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2篇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
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
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
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

本节课,在教授1千克=1000克时,我刻意让学生通过算一算,猜一猜,称一称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然后再通过设问强调两者虽相等,但在数学意义上完全是不同的意义,更好地满足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3篇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出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同学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明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同学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同学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同学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同学学数学建立了充分的信心。

二、为同学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保守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同学的操作与思维,同学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沛地给同学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同学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同学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沛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同学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小朋友们自身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同学体验的自由空间

同学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假如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同学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同学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同学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缺乏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越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局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同学体验的空间。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4篇

开学第一周,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内容之一。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质量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而这些质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课前,我准备了天平、2分硬币。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

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身边的事物和课前准备的天平、硬币,指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来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本节课,在教授千克、克时,先让学生通过天平、硬币,来感受1克,再通过千米、米之间的关系,结合称一称,掂一掂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1千克就是1000克。在教授吨时,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重(大约25千克左右),计算出4人的体重是100千克,40人是1吨,由此感受“吨”这个质量单位。

课后,我设计了课外小调查: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课堂上学的很有兴致,可对知识点的掌握却不是很牢固。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师,将课后小调查放到课前进行。我觉得这一举措,或许可以解决上面的这个问题。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5篇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去感悟,去体验,去认识。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二、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我在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努力体现一个宗旨活动与探究。通过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以及猜测等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究。它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

1.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体验数学问题。

这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探索活动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充分的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去感受1克的重量,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感受1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猜一猜引发争论,教师及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探索的学习气氛,开展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自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从而在头脑中建立1克的概念。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在这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开始意识到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中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及,数学其实是自己动动脑筋也能解决的事情,这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讲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2. 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在本课中,读出学生带来的用克作单位的实物,在信息汇报中,让学生感受到克也是常用的重量单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掂量小包装榨菜、方便面、一块香皂、一粒糖的重量等,初步体验重量单位克。

这些材料真实而具体,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原来如此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一定要学好它。产生学习需求。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而学生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水平,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自主探究实现再创造。

新课程呼唤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估计1个2分硬币和一个苹果的重量,学生的结果各不相同。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辩论,当学生想到了却说不清楚时,就启发他们动手来操作,只要学生能努力达到的,教师就决不包办代替。教师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一起承担苦恼、分享快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一颦一笑都体现出对学生的满腔爱心,学生完全是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的。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的孩子(转 载于: :克的认识教学反思),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呢?

4.提供参与机会,延伸课外实践

我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这样一题:让学生借助今天的学习,并根据自己在课前的调查,填

写表格吗。点击鼠标:出现一幅半开放性的表格。左第一列标示三个项目调查内容、质量单位、数据。从第二列起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课前调查任意填写若干内容。再想想用什么质量单位最合适?学生填写,后指名部分学生说说自己想调查的物品和选用的合适的质量单位。

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重?估计后利用教师提供的体重秤、天平等测量工具验证估计,分组活动。最后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进行这样的调查,看看这次你都能估计对每件物品的质量吗?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一直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也努力体现这一理念。一方面,在课堂上提供参与机会把课前的调查进行反馈和实践验证,让学生多多亲历实践过程;
另一方面,把课上的调查与估计更进一步的延伸课外,使学生的思维螺旋发展,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千克与克的质量的感知。

(二)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

1、授课时间过长,本节课的授课时间超过了40分钟。总结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多,为让学生充分体验,费了一些时间;
二是学生在活动中无用的行为过多,教师要不断的组织教学,也浪费了时间。

3、课堂的调控不灵活。由于本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很多,教学中教师虽然有意识的提了很多要求,但对兴奋度很高的学生作用不大,教师每进行一项活动都要等待很长时间,应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三)第二次教学策略预设

根据对第一次教学的分析,我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第二次教学策略的预设:

1、准确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中教学资源的使用目的,这样就可以更合理的对教学资源进行使用、取舍和调换;

2、对学生进行资源使用的方法指导,明确使用的规则和要求。如要求同一小组同学把物品放到一起共同使用等;

3、全面了解学生,考虑在使用所选择的资源时,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教师应如何处理;

4、平时教学资源的使用要加强,只有平时多对学生呈现这些教学资源,才会降低这些资源对学生的刺激,从而使学生对这些资源从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顺利开展教学。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6篇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回家准备一千克物品的作业,第二天大多数学生带来了1千克的物品,有带1千克大米的,1千克的洗衣粉的,1千克的糖果的等等,课的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掂一掂手中的1千克物品有多重,说一说对1千克的感受。学生发言非常踊跃,因为这是他们切身体验过的。

我还带来了家里的电子秤,让孩子们排着队上来,每个人都有机会称一样物品,要求不能和别人的重复,称完后大声告诉大家这个物品的重量。学生非常开心,乐于参与,在自己的切身体验中感受物体的重量。

不足之处:这样的教学,只是让学生在填写质量单位时有个参照,会与掂过物品的实际重量来作比较,然后选择用克或是千克作单位,从而帮助学生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填空,如果要让学生直接估计出这种物品有多重,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我想仅靠课堂上学得一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多观察,估一估,掂一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7篇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去感悟,去体验,去认识。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二、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我在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努力体现一个宗旨活动与探究。通过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以及猜测等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究。它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

1.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体验数学问题。

这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探索活动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充分的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去感受1克的重量,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感受1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猜一猜引发争论,教师及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探索的学习气氛,开展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自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从而在头脑中建立1克的概念。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在这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开始意识到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中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及,数学其实是自己动动脑筋也能解决的事情,这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讲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2.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在本课中,读出学生带来的用克作单位的实物,在信息汇报中,让学生感受到克也是常用的重量单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掂量小包装榨菜、方便面、一块香皂、一粒糖的重量等,初步体验重量单位克。

这些材料真实而具体,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原来如此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一定要学好它。产生学习需求。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而学生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水平,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自主探究实现再创造。

新课程呼唤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估计1个2分硬币和一个苹果的重量,学生的结果各不相同。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辩论,当学生想到了却说不清楚时,就启发他们动手来操作,只要学生能努力达到的,教师就决不包办代替。教师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一起承担苦恼、分享快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一颦一笑都体现出对学生的满腔爱心,学生完全是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的。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呢?

4.提供参与机会,延伸课外实践

我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这样一题:让学生借助今天的学习,并根据自己在课前的调查,填

写表格吗。点击鼠标:出现一幅半开放性的表格。左第一列标示三个项目调查内容、质量单位、数据。从第二列起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课前调查任意填写若干内容。再想想用什么质量单位最合适?学生填写,后指名部分学生说说自己想调查的物品和选用的合适的质量单位。

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重?估计后利用教师提供的体重秤、天平等测量工具验证估计,分组活动。最后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进行这样的调查,看看这次你都能估计对每件物品的质量吗?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一直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也努力体现这一理念。一方面,在课堂上提供参与机会把课前的调查进行反馈和实践验证,让学生多多亲历实践过程;
另一方面,把课上的调查与估计更进一步的延伸课外,使学生的思维螺旋发展,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千克与克的质量的感知。

(二)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

1、授课时间过长,本节课的授课时间超过了40分钟。总结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多,为让学生充分体验,费了一些时间;
二是学生在活动中无用的行为过多,教师要不断的组织教学,也浪费了时间。

3、课堂的调控不灵活。由于本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很多,教学中教师虽然有意识的提了很多要求,但对兴奋度很高的学生作用不大,教师每进行一项活动都要等待很长时间,应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三)第二次教学策略预设

根据对第一次教学的分析,我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第二次教学策略的预设:

1、准确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中教学资源的使用目的,这样就可以更合理的对教学资源进行使用、取舍和调换;

2、对学生进行资源使用的方法指导,明确使用的规则和要求。如要求同一小组同学把物品放到一起共同使用等;

3、全面了解学生,考虑在使用所选择的资源时,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教师应如何处理;

4、平时教学资源的使用要加强,只有平时多对学生呈现这些教学资源,才会降低这些资源对学生的刺激,从而使学生对这些资源从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顺利开展教学。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8篇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超市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1角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一块月饼50克,一袋盐350克、两袋白糖、1000克。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水果、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9篇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大约重1克,1千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与千克的印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实物掂一掂、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称一称系列活动,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为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本节课中,由于大量的活动,课堂秩序不够井然。由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兴趣很高,常常在老师还没有说完活动规则时就急不可待地行动起来,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让学生理解1000克=1千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训练中应该更扎实一点。让学生分组称一称.再交流说一说.让学生自己验证得出1000克=1千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细心倾听的良好习惯。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10篇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师生共同努力,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他们不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情境中建构:

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人手一台天平,让学生去亲手体验,而教师的演示,学生很有可能看不清楚。所以,这时网络资源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我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看到了清晰的演示过程。因为有了这个体验,从而使学习过程变得简洁、易懂。

传统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所以在“克的认识”中,我反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本领。“克”“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学生经过眼晴观察、耳朵倾听、脑子思考、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11篇

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千克”与“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知和建构,形成清晰的概念。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一个质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初步感知1克是很轻的,几乎感觉不到。之后,我拿出电子称让每位学生上台来称一称课前让他们自己准备的一件物品。称完后让学生高举自己所称物品并当众读出自己该物品的质量,看似既浪费时间的一件事实际上意义重大。二年级孩子的生活经验有限,对质量单位及物品的轻重了解的实在是少之又少。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学生对很多事物的轻重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每当他们遇到同自己称的物品差不多的物品时候,他们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参考量。在后面的练习中遇到判断到底用千克还是用克做单位时,孩子们都能准确地做出判断,可见当堂称一称并没有浪费时间,该有的体验式学习就必须要有,不能嫌麻烦。正所谓体验一次胜过讲解千百次!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12篇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去感悟,去体验,去认识。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二、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我在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努力体现一个宗旨活动与探究。通过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以及猜测等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究。它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

1、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体验数学问题。

这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探索活动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充分的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去感受1克的重量,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感受1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猜一猜引发争论,教师及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探索的学习气氛,开展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自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从而在头脑中建立1克的概念。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在这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开始意识到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中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及,数学其实是自己动动脑筋也能解决的事情,这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讲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2、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在本课中,读出学生带来的用克作单位的实物,在信息汇报中,让学生感受到克也是常用的重量单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掂量小包装榨菜、方便面、一块香皂、一粒糖的重量等,初步体验重量单位克。

这些材料真实而具体,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原来如此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一定要学好它。产生学习需求。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而学生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水平,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自主探究实现再创造。

新课程呼唤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估计1个2分硬币和一个苹果的重量,学生的结果各不相同。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辩论,当学生想到了却说不清楚时,就启发他们动手来操作,只要学生能努力达到的,教师就决不包办代替。教师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一起承担苦恼、分享快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一颦一笑都体现出对学生的满腔爱心,学生完全是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的。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呢?

4、提供参与机会,延伸课外实践

我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这样一题:让学生借助今天的学习,并根据自己在课前的调查,填写表格吗。点击鼠标:出现一幅半开放性的表格。左第一列标示三个项目调查内容、质量单位、数据。从第二列起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课前调查任意填写若干内容。再想想用什么质量单位最合适?学生填写,后指名部分学生说说自己想调查的物品和选用的合适的质量单位。

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重?估计后利用教师提供的体重秤、天平等测量工具验证估计,分组活动。最后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进行这样的调查,看看这次你都能估计对每件物品的质量吗?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一直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也努力体现这一理念。一方面,在课堂上提供参与机会把课前的调查进行反馈和实践验证,让学生多多亲历实践过程;
另一方面,把课上的调查与估计更进一步的延伸课外,使学生的思维螺旋发展,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千克与克的质量的感知。

(二)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

1、授课时间过长,本节课的授课时间超过了40分钟。总结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多,为让学生充分体验,费了一些时间;
二是学生在活动中无用的行为过多,教师要不断的组织教学,也浪费了时间。

2、课堂的调控不灵活。由于本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很多,教学中教师虽然有意识的提了很多要求,但对兴奋度很高的学生作用不大,教师每进行一项活动都要等待很长时间,应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三)第二次教学策略预设

根据对第一次教学的分析,我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第二次教学策略的预设:

1、准确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中教学资源的使用目的,这样就可以更合理的对教学资源进行使用、取舍和调换;

2、对学生进行资源使用的方法指导,明确使用的规则和要求。如要求同一小组同学把物品放到一起共同使用等;

3、全面了解学生,考虑在使用所选择的资源时,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教师应如何处理;

4、平时教学资源的使用要加强,只有平时多对学生呈现这些教学资源,才会降低这些资源对学生的刺激,从而使学生对这些资源从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顺利开展教学。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13篇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出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同学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明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同学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同学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同学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同学学数学建立了充分的信心。

二、为同学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保守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同学的操作与思维,同学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沛地给同学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同学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同学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沛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同学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小朋友们自身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同学体验的自由空间

同学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假如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同学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同学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同学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缺乏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越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局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同学体验的空间。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14篇

前几年曾经教过这部分内容,当时也是头一次教所以没有经验只是就教材讲知识,所以学生时常会出现:人的体重300千克,一个鸡蛋重7克,一袋大米重50克——一些笑话。而今再一次的拿起教材,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才能恰到好处。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之经常打交道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课前安排调查活动:到超市里找一找物品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并注意观察商家用什么来称量物体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周后,课中汇报:在生活中你都认识了哪些重量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你见过哪几种秤?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所调查的物体的重量,那你能不能说出和它重量差不多的物体?小组互相看一看、说一说、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在交流汇报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拓展思维的同时也增加了数学本身的无穷魅力。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15篇

1、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在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2、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称一称、说一说的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台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研究“成长中的我”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体,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校园、家中、商店、或菜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我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参与研究后的感受,为后阶段指导学生探究和实践提供经验。

教学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16篇

质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概念却有比较抽象,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使学生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质量,千克用于计量比较重的质量。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

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掂、比、移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17篇

本节课是属于《量的计量》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质量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是如何进行量化比较?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难点,因此,本节课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时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做单位的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之间的关系,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如下:成功的地方:首先将学生置于与学习新知相关的生活情境中,将这种生活经验变成数学资源,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比如: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题图,或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收集工作,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去认识克和千克的不同作用,使课内、课外互补,以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有效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1克、1千克的物品实际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如:我设计了让学生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掂2分硬币、一根香烟、几粒黄豆等来感受1克有多重,这样不仅有身体的感受,还有对物品数量的感受,对1克的质量感受就更生动了,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标。不足的地方及对策:克和千克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学时应时时把估算的教学贯穿始终,使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不断体会、理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估算教学。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18篇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直观,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并学会初步的估测和实际应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1、引导学生到熟悉的生活中,观察、收集信息,从中了解数学知识。

课前有意让学生到超市收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标识,再到课堂上一起交流。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2、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感知,形成质量观念。

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这些眼睛看不见的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掂量1个2分硬币的重量、500克盐、1千克的洗衣粉的重量等,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然后让学生掂一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铁块等体积不同,但质量都是1千克的物品来估计它们有多重。通过以上动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1克、500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3、引导学生通过算一算、称一称和评一评,建立克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形成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教师先拿出两袋盐,每袋重500克,提出“两袋盐一共有多重?”的数学问题。学生有的用算的方法算出500+500=1000克;
有的用称的方法知道重1千克,从而得出1000克=1千克的等量关系。这时教师并没有满足于克与千克这一进率关系的建立,又通过让学生来评1000个1克的2分硬币和1个1千克的铁块谁轻谁重,让学生在头脑中直观而又形象地形成了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质量观念。

4、把猜一猜,估一估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估测和应用意识。

在实际生活中除必要的精确的称量物品质量外,更多的情况下要用到估测。教学中当学生初步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教师都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出估测再实测的练习。如分小组估一估大家带来的物品有多重,再选合适的称一称,看谁估得准。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19篇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导入的设计,1克和1千克的感性认识,还是练习的设计、课后的调查,都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1、教学时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20篇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完全靠眼睛观察得到,要通过提、掂等感觉来感知。如果学生对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形成了较深刻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这两个单位解决问题,因此本单元的教学注重实践、体验,具体做法有:

一、在实践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学生购买了各种各样的小零食,食盐等,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他们不仅理解了“克”和“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在体验中建构

体验是由身体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与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

传统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所以在“克的认识”中,我请家长陪同孩子去市场调查各种商品的质量,反复让学生估一估、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本领。“克”和“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学生经过眼晴观察、耳朵倾听、脑子思考、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单元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第一节课让学生带各种小零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先看一看各种包装袋上的质量,再掂一掂,感受每种物品的质量,用意很好,但是卫生没有处理好,学生边吃边掉,教室里非常脏,打扫了很长时间也没打扫彻底。

推荐访问:反思 教学 千克认识教学反思20篇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合集20篇) 千克的认识的教学反思